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六章

關燈
貫匈國的都城名為烏城,烏城占地萬裏之廣,乃貫匈國名副其實的中心。

這一年,新歷一千六百零一年春,烏城發生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,那就是,有一家名為“珍寶閣”的小店聲勢浩大的開張了。

開張當日,店主人為了吸引客人,便把鎮店之寶拿了出來置於堂上,以供客人觀瞻。這鎮店之寶的確是了不得,名為“棲鳳草”,此草形如烏韭,攀梧桐而生,仰神鳳之靈氣,色紫,味甘,五千萬年方成,成之可治烈火焚心之苦,堪稱價值連城。

棲鳳草一出,頓時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,沒過多久就有無數人前來求購,其中有一人來頭甚大,求購的心思也最為迫切,此人乃是陸信,貫匈國十大元帥之一,陸繼的第三子,傳言,此人也是陸繼最器重的兒子。

陸信此人,天生聰敏,時歲三千,八星戰師,更兼智深若海,頗有乃父之風,如此種種,早已被世人熟知,然而,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陸信和他妻子之間的感情。

陸信的妻子本是一個小國的公主,陸信初見之,便引為此生摯愛,回家之後,第一時間請求父親陸繼為他提親,對兒子的這個要求,陸繼自然應允,可不成想,那小國的君主竟然不願意,為這事,陸信背著他的父親直接找到了貫匈國的皇帝,皇帝對陸信鐘愛有加,聞之大怒,直接派給了陸信百萬大軍,讓他自己去提親,並告訴陸信,若那小國國主再不識趣,直接滅了了事。

哪成想,那小國國主偏生是個硬脾氣,不自量力的率兵與陸信交戰,於是乎,直接戰死了。再之後,陸信看在那公主的面子上並沒有繼續攻擊那小國,只是帶走了小國的公主。

就在陸信志得意滿之際,公主出事了,許是覺得父親的死亡是因為自己,心有愧意,日漸憔碎,更是在一次修煉中不慎經脈逆轉,引得烈火燒心,陸信大急,求百般名醫,雖然保住了性命,但那烈火卻怎麽也滅不掉,使得公主日夜承受著烈火焚心之苦。

陸信對公主的喜愛是發自內心的,於是乎鍥而不舍的求醫問藥,終於讓他尋得一古方,只是需要以棲鳳草為引,只是那棲鳳草比之那古方來的還要珍貴,陸信尋了數百年也未得到。

然而,天無絕人之路,這棲鳳草竟然硬生生的出現在了他的眼皮子底下。

對這棲鳳草,陸信是勢在必得。

他想買,出高價買,可那店家就是緊抱著不撒手,不管陸信出多高的價錢,咬定了這是祖傳的寶貝,就是不賣。

再拖了幾天之後,陸信終於急了,於是乎,直接帶人將那棲鳳草搶了回去,這還了得,還有沒有王法了,要知道,貫匈國的國法是很嚴格的,於是乎,那店主一紙狀書將陸信告上了衙門。

陸信是什麽人,那是陸繼大元帥之子,哪個衙門敢管,只能一層層的往上遞,最終落到了皇帝的手中,皇帝也為難啊,陸繼還在前線打仗呢,自己要是處罰陸信,是不是會寒了陸繼的心呢?

這般猶豫不定間,陸繼的書信到了,心中,陸繼言辭灼灼的為陸信請罪,並言之必須重罰,若不然,他將請命而回,親自將逆子明正典刑,以儆效尤。

起初時,皇帝對陸繼的心胸及凡事都為貫匈國著想的行為很是感動,於是下令嚴辦陸信。

其時,陸信已經用棲鳳草將公主的病治好了,棲鳳草早沒了,相賠是賠不了,無奈之下,朝廷勒令陸信賠償店家五千萬靈珠,並將陸信革職入獄,苦牢三百年。

事情如果發展到現在就結束的話,幾乎可以說是圓滿的,可是,當這件事越傳越廣後,事情的本質卻變了味。

在人們的傳頌中,帝國官方在這件事情中所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小,到後來甚至再也無人提及,人們所讚揚的,所崇敬的,所歌頌的,全部是陸信的至情至性,陸繼的大公無私,而帝國官方,卻徹底淪為了陪襯。

很多人,很多事,初衷都是好的,都是善意的,都是無私的,但是,所有的人和事,都怕一些別有用心這區聯想,只要去聯想,這些人,這些事的初衷便會被曲解,會變質。

陸繼身為貫匈國十大元帥之一,位高權重,自然會招來無窮的嫉恨,平日太平時,陸繼深居簡出,行事低調,讓那些人抓不到什麽把柄,只能徒增奈何。

而現在不同了,陸繼親率三百萬大軍出征,對手只不過是一個新生的小國,敵方的統帥更只不過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子,本應順理成章的手到擒來,但結果卻是鏖戰數月一無所得,這本就是一件可以為人詬病的事情,如今,又出了這麽一番事情,陸繼有說了這樣的話,於是乎,一個聯想便浮現出來了。

陸繼如此作為,是不是想要提高自己的威望,標榜自己的大公無私,是不是想要傭兵自立,是不是想要割地為王,是不是想要謀反?

聯想,之所以稱之為聯想,那就是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其的正確性,但對某些人來說,有沒有證據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能不能達成自己的目的,於是,一封奏表出現在了貫匈國皇帝的案頭。

貫匈國皇帝一脈相承,以段為姓。開過數十萬年,歷經四代皇帝,前三代的皇帝並沒有死,只是修為踏入了戰宗的境界,依鴻蒙界的一條不成文的規矩,退位進入了長老院。

現任皇帝名為段浩,歲不滿三萬,上任不足五千年,修為倒是不俗,是為八星戰師。

能自無數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,可想而知這段浩並不是等閑之輩,心思之巧詐,智謀之深遠,遠超常人,所以當段浩看到那份奏表的時候,第一時間對之嗤之以鼻,根本就不相信,於是將之束之高閣,再也不作理會,。

表面上看,這份奏表一丁點的用處都沒有,但實則不然,這份奏表真正的作用並不是想要扳倒陸繼,它只是起到一個提醒的作用,提醒段浩應該酌情防範一下陸繼了,它是一根微不足道的小刺,紮進了段浩的心裏,段浩對之不以為意,但沒想到的是,這根名為猜疑的小刺是能夠成長的,且成長的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。

十餘日後,陸繼要求增兵的奏表到了,段浩看奏表的時候,不經意間想起了那份詬病陸繼的奏表,於是,陰差陽錯之間,在回覆中將陸繼請求的一百五十萬軍硬生生的減了一半。

一百五十萬,變成了七十五萬。

段浩給陸繼的詔書上寫到:“如今內憂外患,左右拮據,故而君所求之數,難以為繼,然,君乃不世之帥才,以弱勝強不過等閑,今我軍數倍於敵,想君定可攜泛泛之師,以雷霆之勢,蕩平敵寇,凱旋而歸,望軍珍重。”

陸繼看到詔書的時候,知道皇帝對自己不滿了,雖未名言,但言語中的苛責之意已經昭然若揭,陸繼無奈的嘆了口氣,知道自己如果短時間還攻不下伐北城,那麽下一封詔書就不會這麽委婉了,降職獲罪都是有可能的。

可是,如何能夠短時間內攻下伐北城呢,雖然己方包括新增的七十五萬軍,可戰之兵尚有二百八十萬,而照陸繼推測,秦國的可戰之兵應該只有四十多萬,己方八倍於敵,按理說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,但實際情況卻並不是如此。

秦國有堅城駐守,只要死守不出,嚴防死守,攻城將會非常的艱難,就算僥幸成功,傷亡也會大到陸繼無法承受。

如今,只有三個辦法。

其一,強攻硬上,但會傷亡慘重,戰後的軍地將十不存一,這是陸繼不願意看到的,所以這是下策。

其二,引敵軍出城決戰,與曠野之中集中優勢兵力全殲敵軍,而後順勢攻取伐北城,這是最理想的結果,但如何能引得敵軍出城卻是個大難題,所以這是中策。

其三,圍而不攻,坐等一千四百年,一千四百年後,秦國的過渡期消失,便可以貫匈國強大的國力對與秦國接壤的其他小國威逼利誘,讓他們出兵討伐秦國,如此一來,秦國八方受敵,伐北城不攻自破,這是上策,且是一個很容易想到的計策。

秦國之所以敢進攻貫匈,所依仗的,便是那三千年的過渡期,在這三千年中,秦國可以肆無忌憚的集中全國兵力進攻貫匈,完全沒有後顧之憂,但三千年的過渡期後,這個又是便將蕩然無存,如果秦國不能利用這過渡期建功,那麽它的毀滅將成為必然。

這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,很多人都能看的明白,但貫匈國卻無人將這條計策說出來,為什麽,因為泱泱大國,決不能向小國妥協,所謂的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那是屁話,對貫匈國而言,我不去打你,你就該燒高香了,想在太歲頭上動土,那純碎是活的不耐煩了,必須旦夕之間除掉你,如此,才能彰顯泱泱大國的風采。

所以,這條上策自然是不能用的,而下策陸繼又不想用,思來想去,唯有試試中策了。

“傳令,明日辰時起,選軍中伶牙俐齒者千人,輪番去伐北城下叫罵,晝夜不停。”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